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20/09/12 有備無懼迎面生死 智慧對談生死大事

9月12日上午,寶雲寺與法鼓文化合辦「有備無懼迎面生死──傳統智慧的生死關懷」座談會,邀請退居方丈果東法師、員榮醫院副總院長吳怡昌、臺中榮民總醫院志工隊隊長張寶方,共同探討如何用智慧做生死關懷,以及如何在死亡與無常中從容善生。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、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、《迎向現實人間──聖嚴法師的倫理思想與實踐》作者林其賢老師、法行會會長王崇忠,一起與225位民眾聆聽與談人的智慧分享。
主持人果賢法師說明這場對談的主題,來自林其賢老師著作《迎向現實人間》最後一章「全面開展的生死關懷」,並請三位與談人分享對生死的體驗及看法。退居方丈談到,俗家妹妹於國一時因病往生,當時母親哭得很傷心,他發現傳統信仰無法解開自己對生死的疑問。出家後,長年擔任助念團輔導法師,讓他深刻體會生命應該珍惜每一口氣,好好活在當下,建立正確的因果因緣觀,不論生命長短,將現有角色扮演好,才能灑脫的走。
具醫療背景的吳怡昌菩薩分享,醫學講求「實證」,醫學院學生被訓練「斷念」,才不會影響治療下一個病患,也因此,面對病人死亡時只剩沮喪感。他在工作上經常思考:是人決定一切,還是無常決定一切?接觸佛法後,聽聞師父開示「人生有限,生命無盡」,改變他的生命觀,也更謙卑地面對生命。佛法的三世因果觀,讓他學習到:對前世要懺悔及感恩,對來世要培福存資糧,今生還願、負責任,努力培福種福,做好未來的準備,才能無懼於未來。
擔任安寧病房志工長達25年的張寶方菩薩,從病人身上看到不同業力與福報,更加體會信仰與生活必須結合。她分享曾遇過學佛的人進了安寧病房,請他念佛卻心生畏懼;也看過沒有信仰的病人,往生前發願皈依三寶,信願具足後,適巧有一位法師來看醫生,便為他授三皈依。投入臨終關懷時,她總提醒自己「靜心、靜念」,讓心轉為正向思惟,才能走得長久。
在場聆聽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單德興提問:若是有菩薩重聽,如何善巧做關懷?「陪伴關心,將心胸敞開」,退居方丈表示,不製造對立,慢慢就能化解問題。退休醫生盧勝堂則問:臨終四大分離時,如何無懼面對死亡?「恐懼是因為不確定性」,吳宜昌菩薩回應,有恐懼才能準備,未來和今生,就從此刻開始準備,便能有備無懼。
「以終為始」、「知止而後有定」,特別出席的林其賢老師,鼓勵眾人學習預立遺囑,檢視自己什麼放不下、什麼須提前準備、遺產如何處置,「寫下來是為了讓別人幫助自己執行」,林老師表示一番檢視後,自己的生活也會有不同風貌。
◎文:李珮瑜
◎圖:趙炳義、何國亮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