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19/03/17 佛學班105乙班 尋根溯源發好願

3月17日,聖嚴書院佛學班105乙班前往北投農禪寺、桃園齋明寺,展開尋根溯源之旅。此行由班長蔡家瑞菩薩及悅眾們規畫,學員們透過參訪活動,不僅具體深入法鼓山,對於晚間上課的學員們來說,整天的相處互動更是難得的共學因緣。「求佛菩薩成就我,利人的願心;求弟子們,發恆常心,利人利己;求眾生們,精進學佛,解脫煩惱」,眾人並以聖嚴師父的三願共相勉勵,時時在心中發利人利己的好願。
學員當天參訪的第一站為法鼓山的發源地農禪寺。導覧義工為眾人解說農禪寺的命名,為聖嚴師父恩師東初老人取法百丈禪師「一日不作、一日不食」的農禪精神,以及現今「水月道場」的由來,為建築師姚仁喜秉承師父指示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」的義涵,蓋一座適合現代人沉澱心靈的「景觀道場」。大殿前方的水池、水上的大殿倒影、大殿內鏤空的《心經》經文,處處呈現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」的意象,如同《心經》所言「諸法空相」。
透過建築物的導覽,學員們加深了對佛法的體悟。此外,眾人並從「入慈悲門」出發,以走路禪的方式,繞行的水月池畔、連廊。回到法堂時,抬頭望見牆壁上鏤空的《金剛經》經文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如實體會世事虛幻無常,如空花水月,毋須執著。
參訪第二站為百年古蹟齋明寺。常庵法師與學員分享時,提到齋明寺新舊建築並陳,古今相照,讓我們體驗到凡事皆因緣所生,只要不起執著的心,就能自在面對一切,坦然處之。眾人踏入以三合院式傳統閩南建築為特色的寺院內,處處都能感受到古樸、典雅的氛圍,豐富的文物典藏、古道、萃靈塔,以及由建築師孫德鴻設計的齋明寺新禪堂,人文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特質,令眾人印象深刻。
此次尋根溯源,除了佛學班學員,也有學員邀請親友參與。環保組義工王月李菩薩分享,組員們已約好只要有人從聖嚴書院結業,便一同參加參訪活動,至今已是第四年。第六組學員蔡易龍菩薩則分享,家中小菩薩是讀經班學員,透過這次參訪因緣,他與小菩薩分享聖嚴師父的故事,更加感受師父的無盡身教。
◎文:聖嚴書院佛學班 提供
◎圖:楊斐任、邱森、陳雅琳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