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18/11/18 文理學院李婷潔老師 分享永續發展與社區新價值

身為社會公民,如何透過社區再造,實踐心靈環保的永續精神?11月18日上午,法鼓文理學院社區再造學程助理教授李婷潔老師於寶雲寺11樓會議廳,以「永續發展與社區新價值」為題,與55位民眾一同探討如何透過大學院教育,實現聖嚴師父「建設人間淨土」的願景。
「人間淨土」是什麼?何謂「有生活品質的社會」?專長於社會環境與生活品質研究的李老師表示,西方早從亞里斯多德時代,便開始對「美好生活是什麼」進行探討。時至今日社會進步,聯合國仍呼籲推動「滅貧計畫」,顯見國際間的貧富差距問題仍然嚴重,「我們需要靠群體的力量,共同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。」
如何實踐有生活品質的社會?李老師從社會階層、多層次社會結構、結構效應三大方向來探討,說明在社會中,所面對的不僅是個人問題,由下而上包括個人、家庭到社群的水平整合,再到對社區、縣市、國家、跨國的垂直行動,都可產生不同影響力。李老師並以茱蒂‧威克斯(Judy Wicks)運用社群力量,幫助咖啡產地改善生產剝削問題,以及法鼓山大普化、大關懷教育為例,說明這些都是運用社群力量來幫助社會,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。
「要幫助別人,要先了解別人需要什麼?」李老師提到,文理學院的社區再造學程,即是透過知識學習、運用有效的方法,了解人群所思、所想、所需。社區再造的關懷,是以群體之力,提高群體生活,進而安頓身心、促進社會正義、代間正義,從個人、社會、世代到環境,都是關注層面。
李老師還分享多位學生就讀社會再造學程的例子:原為坪林鄉長的黃銘豐同學,認同聖嚴師父所說「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,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」,因而發願:讓坪林不再是「貧」林,希望透過國內外案例和理論的學習後,回鄉奉獻,再造「臺灣小瑞士」。另一個是宜蘭「倆佰甲」新農村社群,成功培育出友善新農,有一位澳門女士認同理念,決心到宜蘭種田。
現場回應時,聽眾盧勝堂醫師贊同投入社區再造,應以心靈環保的理念來導正,並請教關於學者參與社區再造的角色與功能。李教授以宜蘭無尾港為例,說明學術和實務成功合作的社區案例。有聽眾請教代間正義的問題,李老師說明目前這一代過度使用環境資源,已造成下一代的生存威脅,提醒大眾省思與關注。
主持人陳炳成分享目前寶雲寺在社區關懷部分,有社區參觀導覽、心靈環保讀書會兩大方面,心靈環保讀書會總幹事廖禎崇也分享中部讀書會的現況,並邀請大眾藉由讀書會的方式,共同來推動社區關懷。
◎文:林演蓉
◎圖:何國亮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