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18/07/22 陳定銘教授講「當社會企業遇見心靈環保」

什麼是社會企業?如何讓社會企業結合心靈環保?法鼓文理學院開設「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」,今年9月即將開課,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兼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主任陳定銘教授,7月22日上午來到寶雲寺演講「當社會企業遇上心靈環保」,與120位聽眾分享以關懷公益為使命、創造社會價值的社會企業。
陳定銘教授首先談到,政府自2014年起,鼓勵企業用創新方式來解決當前社會關懷的問題,並能從中創造經濟利益,回饋社會公益。陳教授以今年獲《遠見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「社企之星」之一的里仁公司為例,兼顧生態與天然健康的理念,讓農場、製造廠認同並攜手努力,提供有機認證的食品,讓消費者信賴安心。
「社會企業創新理念的實踐有三步驟:使命價值的確立、承諾持續改善與學習、發展合作創新。」陳教授以「iHealth」(政昇處方宅配藥局)來說明,一群年輕專業的藥師發現國內慢性病人口多,但偏遠地區與獨居老人取藥不易,於是以遠端接收處方箋、藥師免費宅配用藥的方式,不僅提供良好的解決之道,營業額每年也成長2.5倍,並有更多藥局投入免費送藥服務。
陳教授表示,社會企業所擔負的社會責任,在於社會價值與影響力,從同情同理的慈悲理念,讓公益端、企業端分頭並進,經由利他,成就善循環,發揮社會影響力。近年來,社會企業也深受國際重視,如:企業社會責任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簡稱CSR)報告書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,都說明了逐漸形成的關注與趨勢。
「營造『心』企業,就是實踐心靈環保精神。」陳教授談到僧團都監果光法師著作《心靈環保經濟學》,引導眾人思考:當世界經濟正在大轉型,如何運用自利利他的心靈環保經濟學,以少欲智慧、利他慈悲,帶給眾人最大的幸福?
前農委會主委、中區法行會首任會長彭作奎回應,過去資本主義下的企業追求利潤,產生剝削,社會主義又過於極端。「現今經濟模式改變,社會企業的創新精神也會影響目前的企業,進一步去思考如何創造利潤並回饋社會。」
東海大學國貿系教授謝俊魁也回應,由《心靈環保經濟學》的研究發現,法鼓山的「心五四」都與經濟學有連結,「從心靈環保、心六倫到社會企業,如果學理研究與實務層面能夠結合,影響力將會非常大。」
◎文:林演蓉
◎圖:何國亮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