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18/07/14 勸募鼓手關懷營 注入募人募心新能量

身為推廣法鼓山理念的勸募會員,如何成為快樂的鼓手,「勸」人來學佛、「募」人來護法?護法總會於各地舉辦「勸募鼓手關懷營」,7月14日最後一站來到寶雲寺,170位來自苗栗、臺中、豐原、彰化、員林、南投等中部地區鼓手齊聚三樓大殿,透過課程,以及護法總會副都監常遠法師、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、寶雲寺監院果理法師、副總會長陳修平的關懷勉勵,為勸募注入新能量。
「現今社會裡,更需要我們發願度眾生,接引更多人來學習佛法,淨化社會。」常遠法師提到勸募三大任務:修學佛法、護持佛法、弘揚佛法,期勉鼓手們朝自利利他、慈悲智慧雙修的方向前進,「發長遠心,護持法鼓山。」果理法師則提起「教育」與「關懷」是落實法鼓山理念的方法,勉勵眾人藉由團體的力量,相互關懷、學習成長,如同《維摩詰經.佛國品》裡,五百長者子帶著寶蓋供養寶積讚佛,集眾人力量成就佛國淨土,在佛道上一起前進。
常應法師主講第一堂「勸募好好做」,以「聞、思、修」開場,提到鼓手們除了多上課、常閱讀、熏習佛法,還要親身體驗、活化佛法、與人分享。至於如何讓勸募輕鬆上手?法師談到從「關懷」切入,善用法鼓山的法寶及資源,以「發願」為助力、提起「初發心」,便能達到募人募心的任務。
如何成為快樂學佛人?怎樣關懷與護念社會大眾?北美護法會前會長、專業講師張允雄分享「發大願、去執著」、「善用自己的優勢」、「誠實面對自己的弱項」等方法,以及「揚長補短」的策略,讓自己快樂,讓周遭的人也快樂。
藉由分組活動及演練,張允雄老師引領鼓手們在各種情境中,靈活應用方法。在「四感」裡,張老師分享自身利他的經驗,談起如何凝聚家族、孝敬母親,以及輔助兒女找到人生定位與價值的故事,「任何一個起心動念,無不觸動他人,以感恩、感謝的實際行動,自然能感化自己、感動他人。」已有十年勸募經驗的臺中區劉淑華菩薩,也分享幾年前一場大病,用「四它」來安定自己的歷程,「透過生命體驗,對法鼓山的理念更堅定。」
大堂提問分享中,鼓手們提出不少問題,例如:如何開口做勸募?護法總會胡正中主任回應,勸募不一定要開口,先由身、口、意做起,在互動過程中感動他人,以「他人的需要」為關懷方向。常應法師則勉勵眾人抱持「因緣觀」,平日多發願、精進用功、關懷他人,勸募因緣自然具足。
員林鼓手蔡秀華菩薩表示,這次課程學到「如何有效描述問題」、「問對的問題」的技巧,不僅可運用在勸募中、人際及工作上,還可避免製造不好的經驗。學佛二十多年、即將成為勸募鼓手的賴素媛菩薩分享,上課前,原本不覺得自己可成為「關懷護念的喜樂種子」,經由法師及老師的引領解惑,內心豁然開朗,相信自己也能做好勸募任務。
為了籌建寶雲寺、完成聖嚴師父悲願而加入勸募的林何宜蓁菩薩表示,勸募「5475大願興學計畫」時,便是因緣具足而募到百人以上,上完課後,她更清楚勸募要做到關懷,便是用行動來感動他人,才能募人募心。她期盼自己做個快樂學佛人,發願繼續在勸募中修行。
◎文:張惠貞
◎圖:寶雲寺攝影組.黃仁達、楊斐任
、何國亮
、陳雅琳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