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《傳燈續慧30年—看見聖嚴法師辦佛教教育的願心》寶雲講談報導

《傳燈續慧30年—
   看見聖嚴法師辦佛教教育的願心》
寶雲講談報導101.5.27.
李志夫榮譽所長 ● 陳秀蘭菩薩 主講
  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在法鼓山的大家庭中,除了聖嚴師父之外,恐怕很少有人資歷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了。無論是學術的涵養、佛學的造詣、修行的踐履、對後進的教導與提攜、對漢傳佛教的無私奉獻……這位與聖嚴師父「以身相許」、「終生為伴」的長者—李志夫教授,5月27日早上接受寶雲講談邀請,前來台中分院分享過去30年與聖嚴師父一起辦佛教教育的心路歷程。
 
  引言人林其賢教授特別分享當年佛研所師生對李所長的暱稱:一是「員外」(員額之外,不領薪水);一是「李夫子」(如「孔夫子」一般的令人尊重),言談中流露出對長者的敬重與感恩,濃濃的師生情誼,觸動了在場聽眾的心弦,也帶領大眾進入時空隧道,回顧過去30年,看見聖嚴法師辦佛教教育的願心。
 
  李教授笑稱,師父當年稱呼他為「夫子」其實是說他「笨」的意思,並不是像「孔夫子」那樣偉大,此話引來聽眾的笑聲。李教授較聖嚴師父長一歲,兩人在1968年結識,時間超過40年,教授身體硬朗,講談中顯得輕鬆自在、理路清晰,對於聖嚴師父辦教育的願心做了簡明扼要的提點,聖嚴法師曾說:「今日不辦教育,佛教就沒有明天。」中華佛學研究所,自1985年成立,李教授擔任所長,由蓽路藍縷到今日的開花結果,培育許多宗教人文科學人才,三十年的辛勤耕耘,帶領臺灣佛學研究與國際接軌。
 
  今日法鼓山發展出「大學院、大普化、大關懷」三大教育的規模,是以當年中華佛學研究所為軸心,向下紮根、成長、茁壯、開花、結果、到眼前的傳承與延續,都離不開聖嚴師父當年所立的所訓:「立足中華、放眼天下;專精佛學、護持正法;解行互資、悲智雙運;實用為先、利他為重」。也欣見當年的研究生,有許多人已成為佛門龍象、或者學成歸國,繼續為佛教教育奉獻心力。
 
  陳秀蘭菩薩是目前佛研所交流中心主任,藉由簡報照片呼應李教授的講述,其中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,直接穿透語言的述說,強烈又具感召力,每一幀照片都述說著一個故事,其中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的學者,隨時在法鼓山為佛教教育奉獻所學,李教授與陳菩薩都同時強調「國際化」的重要,因此在外國語言的學習上,研究所的學生都必須具備兩種外語能力,包括藏文、巴利文、梵文、日文、英文等;另外具特色的貢獻是「佛典數位化」的工程,由惠敏法師帶領的「CBETA電子佛典」團隊,將過去大藏經數百冊的文字內容,透過資訊化在一片光碟之中,令人讚嘆感恩︰今日學佛是多麼幸福啊!
 
  陳菩薩也特別引用楊郁文老師說過的話:「我和學生說:《這一生你們是我的學生,但下一生你們是我的老師,我不把你們教好,那以後我就碰不到好老師了。》所以我現在認真的教,希望學生能青出於藍。」示現了老師在教育場域中,所展現的無私精神與懇切態度,可說是所有老師的典範。
 
  這場寶雲講談,在兩百五十位來集聽眾的簇擁下,共同進行了與長者的約會,李教授也暢快的答應了大眾的請求,相約明年再見,大眾臉上洋溢著歡欣與喜悅,我們再一次遇見了幸福。
聖嚴書院/陳秋月報導
 
TOP